拆遷過程中拆遷戶經常會遇到強拆行為,不管是司法強拆還是違法強拆,都有可能導致室內其他合法財產損壞,這樣讓拆遷戶的經濟受到重創,這種情況下,拆遷戶可以獲得賠償嗎,應該怎么獲得賠償,如果不知道是誰實施的強拆應該找誰賠償,今天淵博拆遷律師告訴你。
法律規定其他合法財產損失賠償
根據賠償法的規定,機關單位或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又違法征收財產的,拆遷戶可以依法獲得賠償,違法征收財產的,應當返還全部財產,返還的財產有損毀的,可以恢復原貌的應當恢復原貌,不能恢復原貌的,按照損毀給予賠償。
如果合法的房屋被違法拆除,想要恢復房屋原狀是不大可能,只能通過賠償的方式解決,具體需要賠償多少,需要根據房屋的實際價值和折舊等計算賠償,多數情況下把賠償、安置補償一起計算。
為了防止合法財產被突然損壞后,沒有賠償的依據,淵博拆遷律師提示拆遷戶在拆遷來臨,就應當對房屋、室內所有的物品進行取證,制定財產清單,防患于未然,即使被強拆,在賠償環節中,我們也有依據要求賠償具體的價值。
個人房屋拆遷相對損失較小,特別是對一些辦公、經營、廠房類的房屋,室內存在大量的生產機器,一些機器設備價格昂貴,如果在房屋被拆遷前沒有保存相關證據的,被強拆后是沒法估算損失,就算可以估算也會引起糾紛。
被強拆后應該怎么尋找是誰干的
根據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》的規定,市縣級ZF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,市縣ZF可以委托具體的房屋拆遷實施單位,承擔拆遷中的補償工作,房屋征收部門(市縣ZF)應當對委托實施拆遷單位的征收和補償進行監督,對其產生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。
《刑法》規定,故意毀壞公私財物,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”
合法財產被損壞不可怕,可怕的是被損壞后拆遷戶不知所措,不能提起有效的救濟途徑,導致被損壞的財產損失拆遷戶自己承擔,如果可以快速的提起有效的救濟途徑,那么損壞的財物就會得到相應的賠償,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方式很重要。